发酵分析 - 发酵过程中的噬菌体相关问题

13700 字数 3341 阅读 2167 评论 0 点赞 49 分享 收藏

本文摘自网络途径,只做学习之用,感谢原作者的辛勤贡献。

1噬菌体

噬菌体是感染细菌、真菌、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细菌病毒的总称,是病毒的一种。在生产中见到的噬菌体为蝌蚪形,直径约0.1um其形态在显微镜下看不见,通过电子显微镜放大9×104倍后才能看见。故在生产中平时对噬菌体看不见摸不着,无形之中增加了对其了解和预防的难度。

2噬菌体的主要特性

2.1专一的寄生性。噬菌体只能在专一的宿主细胞中生长繁殖,只能在活的、处于繁殖阶段的细胞中生长繁殖,不能脱离宿生而自行生长繁殖。如果不同菌株的亲缘关系比较近,那么此菌株也是会感染的,特别是针对长期生产同一产品的发酵工厂要特别注意,在换新菌株之前必须了解其背景。

2.2不耐热性。游离的噬菌体在45℃条件下10min就可使其失活。

2.3不耐药性。直接在噬菌体上喷洒1%新洁尔灭、75%酒精、1%双氧水、5%的甲醛等都可使其失活。

3感染噬菌体后的现象

噬菌体分烈性噬菌体温和性噬菌体。温和性噬菌体由于其潜在的危害性大,有时候感染了,但不爆发,为以后的大面积爆发埋下了隐患。在从事发酵工作时就遇到,车间周围环境恶化的已经相当厉害,仅一个星期中上的罐中有75%罐都爆发了噬菌体,除了一罐以外,且表观中基本看不出染噬菌体的现象,而电镜观察是能看到噬菌体存在的。

感染后爆发的现象有:

A 发酵液光密度开始上升,而后下降。但有时也不上升,当把1%的噬菌体人为的接入罐中,光密度始终处于最低位

BpH逐渐上升,一般升到7.5,不再下降

C 耗糖、氨缓慢或停止

DOD回升

E泡沫大、料液略

F 镜检时发现菌体减少,发胖,革兰氏染色后呈现红色碎片。严重时,可出现拉丝或网状,或呈鱼刺状,几乎看不到完整菌体。

G 用含有噬菌体的发酵液点在平板上能看到噬菌斑

4噬菌体的预防

4.1五大误区

A 精度为0.01um的空气过滤器能阻拦噬菌体空气。过滤器中的0.01um的精度不是单指膜的精度,他是把布朗运动、撞击等拦截都计算在内的,故0.01um只是个相对精度,实际上膜的绝对精度在0.2um左右,故0.01um的空气过滤器可以挡住一部分噬菌体,但不能完全挡住。用过滤器的洗脱液经电镜观察,可以看到噬菌体的存在。

B 噬菌体不耐热,65℃以上的温度可杀死噬菌体。我们所说的热灭菌是指达到一定的温度并维持一定的时间,使微生物致死的过程,可在实际生产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温度达到了使噬菌体致死的温度,可是却杀不死噬菌体,主要原因在于维持时间不够。这就很容易解释为什么空气在进罐前就已经加热到70℃,可噬菌体仍然能活着进罐。

C 噬菌体对药物敏感。甲醛等消毒剂可杀死噬菌体原理同上,虽然药的浓度和剂量足够,可是如果维持时间不够仍起到不杀菌效果。5%的甲醛对全厂区喷洒,而后在环境中取样测定,仍有很多活噬菌体。

D 预防噬菌体是发酵车间的事情,与其他车间无关。噬菌体的防治是要上下齐动手,人人都参于。发酵要做好是需要各部门配合且长期坚持下去。

E 生产正常时,对噬菌体的警惕可以放松一点了。对于噬菌体的防治,我们要做到年年防、月月防、日日防、时时防,至少每月召开一次关于噬菌体的分析会,每年召开一次噬菌体的总结会。

4.2预防措施

A活菌体的排放是噬菌体发生发展的首要条件,故如何控制活菌体的排放成为噬菌体预防的关键所在。

B 每次上罐前对发酵罐进行空气试漏处理,防止由于设备原因造成活菌的外泄和噬菌体的进入。

C 在接完种后,必须对残余种子液、接种瓶、种子罐及其连接管道附件等用蒸汽或药物消毒,没经过灭活处理的种子液不得排入污水池。

D 在发酵过程中,需要知道细菌的生长情况,要求定时取样对发酵液进行检测分析。取样最好在无风的条件下进行,取样口下方需设一个装有碱液(pH≥11)的容器,除了加盖取样瓶中的料液外,其余料液必须全部进入该碱容器,切勿喷洒或直接进入下水道。取完样后,要用消毒水对取样者的手、取样瓶、装碱容器和以取样品为中心的上下左右1m的空间进行立体的喷洒;取样瓶需装在盛有消毒水的容器中直到化验室。

E 化验室检测的对象就是带有活菌的料液,检测完pH后的电极需先用新洁尔灭冲洗,冲洗水入pH≥11的碱桶中;测OD时,移取原液的移液管或移液枪头须入碱水浸泡,比色管、比色器皿用新洁尔灭清洗浸泡30min后才可继续使用;离心管用新洁尔灭清洗浸泡30min后才可继续使用,且离心后固相及其清洗水须入碱桶中,凡是与料液有直接接触的液体废弃物须入碱桶,严禁直接排入下水池;凡是与料液有直接接触的固体废弃物须有pH≥11碱水浸泡2h后方可废弃。

F 在发酵罐运行过程中有大量的尾气要外排,而这尾气中就含有活菌体,故尾气需经过蒸汽加热、热水处理和末端处理并且要排到远离车间100m以上的车间下风口位置。

G 在放罐时,就是把大量的菌体排到下游,故对于放罐料液需要进行加热(70℃10min)和调酸(pH2~3)处理。

H 如果在活菌的控制上做得比较好了,但仍避免不了有微量的活菌外泄,那就通过切断噬菌体与发酵液的接触来预防噬菌体的污染。

H1提高吸风口高度,离地面每提高10m,空气中的含菌量可减少一个数量级。故吸风口高度越高越好,建议最低高度需超过发酵车间楼顶高度10m。

H2在空压机进口前加装5um的过滤器,可以过滤掉很大一部分杂菌。

H3加强环境消毒

车间内部用漂白水和新洁尔灭轮流对所有地面角落进行喷洒,定点放置固体二氧化碳,使车间内部能闻到淡淡的药味。每天早晚一次对车间地沟用漂白粉消毒,保持地沟内清洁无积水。车间周围用ClO2、漂白粉每天喷洒2次。

H4加强普查力度

定期(3天1次)对车间内部和车间周围环境中的杂菌含量进行普查统计,重点部位要求每天普查,对测得不合格的区域进行重点消毒,并且分析杂菌的来源。每月1次选择有代表性的样品灭活后用电镜复检。

H5加强对蛇管的检查力度。特别是弯头和焊接部分,极易受到料液的腐蚀而穿孔。蛇管中循环水的压力一般大于罐内压力,不管穿孔多少,水中的噬菌体会源源不断的进入发酵罐中,需特别引起重视。

5感染噬菌体后的处理办法

当发酵罐上出现噬菌体的典型现象后,一般说来是车间周围环境污染的相当厉害了。此时切忌不要多上罐,因为罐上得越多,周围环境污染更厉害。最好是减产或停产一个星期。

5.1发酵罐如果在20h感染噬菌体,那么立即加热到70℃维持10min后转到另外一个空消好的罐中,进行补种后重新发酵如果在20h后感染的话,能产多少酸就让它产多少酸,如果不产酸的话就120℃,30min处理,排入污水池。

5.2感染噬菌体后的发酵罐及其相关联的系统都要经过处理:

A 发酵罐要经过空消121℃,30min→5%甲醛100℃,4h→4%碱水100℃,4h→空消121℃,30min处理

b 所有与罐体直接相连的阀门拆下来肢解后用4%碱水浸泡4h,然后组装好试压(0.8MPa的压缩空气)不漏后待用。

C物料管道用5%甲醛熏蒸4h,然后用4%热碱水浸泡30min以上,用清水清洗干净备用。

D移种管道用5%甲醛熏蒸4h,煮罐后的碱水通过移种管道排出,再用蒸汽消毒1h,要求每个排污阀都要微开,确保有水或汽排出。

E 把补料罐先清空,补料管道用5%甲醛熏蒸4h,煮罐后的碱水通过移种管道排出,再用蒸汽消毒1h,要求每个排污阀都要微开,确保有水或汽排出。

F 放料管道用5%甲醛熏蒸4h煮罐后的碱水通过放料管道排出,再用蒸汽消毒1h

G空气总管5%甲醛熏蒸4h,要求每个支路都要消到,再用蒸汽冲刷3h,最后用空气吹干。

H配料槽储料槽等用4%热碱水浸泡4h。

j取样瓶取样篮等用消毒水或碱水浸泡。

K空气过滤器重消吹干后备用。要用坚决、彻底的态度来对待噬菌体,宁可做过头也不能少做或不做。

5.3立即召开车间会议,探讨工艺管线等有无缺陷,如果存在立即整改

5.4立即制定相应的卫生和环境消毒策略,并予以执行。

总之,随着科技的进步,人类对噬菌体研究的深入,今后将会有更多有效的措施用于工业噬菌体的防治,确保发酵生产的正常运行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hth网页入口»发酵分析 - 发酵过程中的噬菌体相关问题

微信公众号:hth网页入口
关注我们,每天分享更多干货!
18000人已关注
赞 (49) 分享 打赏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

评论0

表情
Baidu
map